【校际交流】校际大教研 赋能曹妃甸——曹妃甸区职教中心(高级技校)赴唐山实验中等专业学校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

        为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两校教育教学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4月22日上午,曹妃甸区职教中心(高级技校)校长刘辉、副校长杨景悦、教务处副主任朱童、名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安贤、市名师王艳冬工作室团队赴唐山实验中等专业学校,就单招升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建设路径及技能培养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此次校际教研活动,为今后两校的深化合作交流、教育教学的协同发展拉开了序幕。

        实验中专党支部书记王怀平介绍了学校的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及师资团队情况。

        执行校长张宁对职教中心领导及教研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双方能够畅所欲言,通过思维的碰撞埋下今后深化合作的种子。

        职教中心校长刘辉表示,希望通过常态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助力技能人才培养。


        示范课展示:专业引领,资源共享

        市名师王艳冬工作室成员赵凯达老师讲授了示范课《单相半波整流电路》。课程以创设问题导入点,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赵老师对教学内容分析透彻、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内容适度,环节紧凑,通过实验探究等环节,生动展现了机电技术专业的教学特色。


        教研交流:共话职教发展新路径

        交流会上,安贤老师针对职教中心班主任团队建设及发展情况,围绕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情况、发展目标、建设方案、建设成效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汇报中,安贤老师讲述带队伍、抓项目、作展示、出成果系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读书活动、汇编手册、课题研究等有了显著成效,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德育阵地。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经验表明,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实践深耕,职教中心德育工作有效实现从“管理”到“育人”的转型。未来,将继续以工作室为支点,为推动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不懈努力。

        市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王艳冬紧扣“集智、对接、融合、创新”核心理念,从专业发展基础、建设实践成果、现存瓶颈及未来规划三大维度,系统阐述了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建设路径。汇报中,她深度剖析了“校企协同、动态优化”的专业建设模式,解读了分层递进式课程体系的重构逻辑,分享了“内培外引、研教互促”的团队成长机制,展示了“以赛促学、工学结合”的技能培养成效,并呈现了“技术赋能、服务社会”的多元实践成果,为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经验总结与发展蓝图。

        教务处副主任朱童以职教中心立足“三系一部”办学格局为出发点,就学校与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校、唐山工业职业大学等院校深化合作,构建多元化升学通道做了详细介绍。在介绍过程中,她针对面对单招升学竞争压力,学校采取系统布局单招班建设、通过动态调整赛道、优化专业方向,形成“四维驱动”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讲解。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职教改革,与兄弟院校共筑技能人才成长高地。

        双方还围绕课程改革、学生管理、技能培养及技能大赛备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实验中专教务处处长孙泽楠表示,此次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优质平台,未来将继续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深化合作,共谋长远发展

        作为河北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骨干院校,职教中心始终以“产教融合、特色发展”为办学方向。王艳冬名师工作室近年来在机电技术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技能大赛指导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此次校际教研活动不仅推进两校师资互访、课程共建等合作,共同探索职业教育创新路径,也为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实践范例。



稿件来源:机电技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