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文明有序的节日氛围,培养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和社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1月15日至2月15日,曹妃甸区职教中心(高级技校)团委以“放飞青春梦想,展现新时代中职生风采”为主题,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春节传统习俗、本土文化探索与经典阅读,通过短视频创作、书画展览、寒冬送温暖、家乡游记撰写、名著读后感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厚植家国情怀。
指尖上的年俗:
创意短视频与书画作品展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记录年俗之美,学生们用手机镜头捕捉家乡的年夜饭、买年货、放烟花、贴春联、剪窗花等场景,通过剪辑、配音展现传统节日的独特韵味。一幅幅书法、绘画、手抄报作品既融入传统元素,又体现现代审美。
社会实践彰显职教风采
24智能(3)班张子晗同学在寒冬里为环卫工人送上热腾腾的早餐;24汽修班绪子谦同学替小区保安值班,让保安回家团圆,并在执勤中捡到手表交还失主。其他学子活跃在社区服务、职业体验、文化传承的各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展现新时代中职学生的良好风貌
脚下的乡愁:
行走家乡的深度游记
为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变化、传承乡土文化,学校鼓励学生以“品家乡山水,展和合文化”为主题撰写游记。学生深入本地村落,探访七场湿地、曹妃甸码头;参观曹妃甸城市馆,走进非遗展厅,记录传统技艺如泥塑、面塑、剪纸、芦苇画的制作过程;聚焦家乡美食,学做河豚、麻蚶子焖米饭等曹妃甸本地传统名菜并拍摄制作纪录片。
24智能(1)班刘朔宇同学通过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对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李大钊的生命虽然定格在三十八岁,但他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献身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
书香里的沉淀:
名著读后感与文化思辨
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以“品读经典,对话未来”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学生选择《乡土中国》《平凡的世界》《论语》等经典著作,结合春节主题撰写读后感。例如, 24智能贯通班霍建佳同学在《乡土中国》读后感中写道:“费孝通先生笔下的‘差序格局’,正是我过年时感受到的家族团聚与邻里互助的文化密码。”通过阅读与分享,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激发了思辨与表达能力。
成果丰硕:
实践育人树新风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共收到短视频作品46部、书画作品152幅、游记68篇、读后感95篇。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更增强了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
校团委从学生参与率、提交作品数量、质量、作品形式多样性等方面综合考评,评选出22平面大专、24机械对口等11个寒假社会实践先进班级,桑明歌、郑子馨等42名寒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评选出部分优秀书画作品,举办了线下作品展,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欣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课堂,作为新时代中职生,我们既要夯实专业技能,更要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大国工匠。校团委将继续引导青年学生,以实践为舟,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稿件来源: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