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深耕细研促成长 聚焦课堂放异彩——曹妃甸区职教中心升学部本学期公开课听评活动圆满收官

        为深化新课标实践,探索“五育融合”育人路径,6月,曹妃甸区职教中心升学部开展了以“聚焦核心素养 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公开课听评活动。教师们深耕磨课,融合思政、技术与创新教法,呈现出一堂堂优质课例,为学期教学画上精彩句点。

Part.01

文以载道,传承文化古韵

        张丽丽老师执教《将进酒》,以“李白的精神突围”为主线,通过吟诵品鉴、意象解构与当代价值探讨三重维度,将诗人的豪情壮志与“直面挫折、昂扬向上”的思政元素巧妙交融。

        路瑶老师的《师说》则构建“古今师道对话”情境,借助小组合作探究“尊师重教”的时代内涵,在文言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让经典文本焕发时代生命力。

        涂彩莲老师执教《归园田居(其一)》,以“归”字为线索,层层递进展开教学。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到“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由整体感知到细节品读,清晰的教学思路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更生动展现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让学生在古典诗词中感受文化魅力。

Part.02

数海探秘,进阶逻辑思维

        孙雪妍老师在《向量内积的坐标表示》一课中,从构建坐标,利用向量的线性表示及运算,引导学生推导向量内积的坐标表示,并将向量垂直和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融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了解了向量内积的意义所在。

        孙健老师在《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课堂上,巧妙以摩天轮为切入点引入教学主题,借助ggb软件直观演示三角函数动态变化过程,同时运用随机点名系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清晰的讲解思路与多元的教学手段,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助力学生轻松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Part.03

语通世界,赋能素养提升

        韩雪老师的《Volunteer Work》以“校园公益实践”为真实语境,通过短视频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与倡议书撰写,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场景中领悟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潜移默化渗透责任意识。

        郝淑娟老师的《Attributive Clause》以电影《哪吒2》中的人物描述为切入点,引入定语从句。讲练结合,找出先行词,思路清晰,思政元素十足。

        孙小莲老师的《the simple past tense》课堂令人眼前一亮。其精心制作的课件融入新颖有趣的动画元素,将知识点巧妙融入生动场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她还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在语言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Part.04

匠心筑梦,培育专业素养

        王新中老师的《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可调稳压电路》以“家电维修故障诊断”为项目载体,借助仿真软件模拟电路运行,结合“精益求精、安全规范”的工匠准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悟职业素养。

        王馨石老师的《相贯线》则通过视频中模型旋转观察,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相贯线,带领学生总结如何绘制相贯线,层层递进,严谨求实。

        宋学娟老师带来《程序结构》课程,聚焦考纲要求,紧扣教学重点,对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典型例题讲解与历年真题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深化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编程思维与实践能力。

Part.05

评教相长,凝聚教学共识

        评课环节,张志玲副校长和卢媛主任分别从课堂内容的安排,课堂环节的设计,信息技术的使用,思政元素的巧妙融入等方面对各位老师提出了要求。同时,志玲校长总结指出,此次公开课实现了“三个突破”:以学情为基精准定位考纲要求,以问题为导向重构课堂生态,以技术为翼拓展育人场域。

        此教研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教学成果,更是“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生动实践。未来,教师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教研,打造更精彩的课堂。


稿件来源:升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