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4-06-25 00:00
来源:
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
习近平
中秋节刚过,我来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
来之前,我看了省委和中央督导组提供的有关材料,包括省委征求意见情况汇总、每位常委同志征求意见的情况、常委班子和常委同志的对照检查材料。来了之后,先听取了中央督导组的汇报,同周本顺、张庆伟同志进行了个别交流,谈心谈话。随后,我参加了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
(一)
从全党看,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听取意见逐步深入,边学边查边改初见成效。
综合各方面反映,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有两个特点各方面反映很好。
一是领导带头,层层示范,用做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很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自己严格要求,树立了标杆,让基层和群众增加了信心。干部群众认为,各级领导干部讲话行事调门虽高但很落地;要求很严但首先律己,要求高,不是针对别人的,而是既对照别人,更对照自己,说服力和感染力比较强。
二是聚焦作风,体现问题导向,抓得比较实。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真心让群众提意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表现形式作出具体画像,便于对照查摆。大家敢于动真格,对梳理出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等不靠、立行立改。一些地方迅速进行专项整治,效果是好的。
河北贯彻中央要求是认真的,工作推进是扎实的,活动势头是良好的。我感到,你们提出了好的思路,采取了配套措施,进行了有力督导。
你们提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为重点,努力实现触及灵魂和促进团结的统一、领导带头和干部参与的统一、反对“四风”和大树正风的统一、整风精神和改革精神的统一、搞好活动和促进发展的统一;强调查摆剖析问题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畅通民主评议、个别谈话、走访调研、来信来访“四条渠道”,防止以工作问题代替作风问题、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以共性问题代替具体问题,防止将“四风”变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两风”甚至变成形式主义“一风”,防止避重就轻、偷工减料;强调保持廉洁要做到自己清、家人清、亲属清、身边清。这些工作要求,既是对中央精神的具体化,又有河北特点。
省委常委会分8个专题、组织了6次集中学习讨论,省级干部和厅级干部集中3天以上到基层蹲点调研、吃住在户,面向基层和群众征集反映省委常委班子及其成员问题不足的意见3万多条,围绕领导干部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对使用办公用房等15个规定进行自查自纠和随机核查,及时制定和规范公开承诺、直接联系群众、干部考核选任、领导干部生活待遇等4项制度,明确省直单位一把手履行教育实践活动职责10项措施。这些可量化的自选动作,为扎实推进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抓手。
你们认为,通过前段努力,触及了思想、严肃了态度,弘扬了正气、压制了邪气,规范了权力、弥补了漏洞,惠及了民生、促进了发展,我看总的是符合实际的。
(二)
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是教育实践活动一项规定动作,对深入查摆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民主生活会怎么开、如何保证质量,中央有明确要求,你们为此作了充分准备。一是通过背靠背、面对面、请进来、走出去、开通热线、网络互动等方式,广泛征求省直部门、基层党员群众、社会各界代表的意见建议。二是原汁原味通报对常委班子及其每个成员的意见,先后3次集体查摆班子和个人的问题,并邀请各方面代表现场监督和点评。三是常委们深入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四是认真撰写班子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多数同志几易其稿,有同志甚至改了29稿。你们力求查摆剖析对准号、像自己、有深度。这期间,中央第一督导组在意见反馈、引导帮助、材料把关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周本顺同志代表省委常委会进行了全面对照检查,常委同志在发言中既主动剖析自己,又开展相互批评,会议气氛很好。大家既坦诚相待、直面问题、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又体现了同志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是一个团结干事的氛围。概括大家的发言,我以为这样几点值得肯定。
一是既从分管工作上查摆剖析问题,又积极分担班子问题的责任,从中可以看出识大体、顾大局的担当。常委班子查摆出的“四风”问题,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政绩观存在偏差,一些事情注重表面现象,追求短期效应,急功近利,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决策有时脱离客际,一些重大项目、重大部署缺乏深入调研论证,造成严重浪费的事也有发生;三是实干作风不够过硬,重点工作抓得不实不狠,许多工作浮在面上,特别是在解决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上成效不显著;四是用人导向不够科学,考核、推荐、测评程序形式繁多,没有很好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五是基层观念比较薄弱,一些工作要求脱离基层实际,深入基层解决困难不够;六是“两个务必”思想树得不牢,艰苦创业的劲头不足,特权思想、奢侈浪费现象滋长,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整治不力。这6个方面的问题,在常委班子每位同志的对照检查中大多有所体现,并结合分管领域加以细化。有好几位同志谈到,自己对不直接分管的工作学得不深、研究不透,主动发表意见、出谋划策少,很多时候只是凭直觉、凭经验谈些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子决策质量。有的同志说,班子中的所有问题自己都有份,有些问题在自己分管领域表现尤其突出,自己应当负主要责任,这种既从全局审视自己、又通过局部印证全局的分析,有利于把问题看准,也有利于认识到问题的根源。
一个领导班子的所有成员都要在全面工作中起作用,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往往有这种现象,对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就不太在意,对是自己分管的工作就屁股指挥脑袋、刻意坚持。每个领导干部都不能把分管工作当成自己的领地,别人不能干预,连意见都听不得。这不符合民主集中制,也不符合我们的领导制度。
二是既联系现在的身份和岗位职责,又联系成长进步经历,认识和把握问题有纵深感,从中可以看出作风问题发生演变的轨迹。多数同志谈到,经历多了,资格老了,职务升了,做官久了,作风上的自我要求反而没有过去那么严了。有的同志说,自己认为有几十年基层实践经历,积累了一定的领导工作经验,紧迫感少了,安逸思想抬头了,朝气锐气弱了,暮气惰气重了。有的同志说,“沙发”坐得多了、“板凳”坐得少了,“一言堂”搞得多了、“群言堂”搞得少了;高脚杯端得多了、大碗茶端得少了,大手大脚多了、一分钱分成两半花少了。大家感到,过去步行或骑自行车下乡,同群众坐一条板凳聊天、一个锅子吃饭,现在进出小轿车、空调房,成天坐在办公室看材料、批文件,事实上对群众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有时自以为对群众比较了解、距离很近,实际上早已同群众拉开了距离。
这些都是大实话,带有一定的规律性。领导干部不能自我警省、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就很容易发生这样的变化。你们有些同志谈到,当年农村生活多么艰苦,很珍惜各种机会,珍惜上学、工作的抓会,感恩,知足,积极向上。但是,随着职务升迁,慢慢这方面感觉迟钝了,很多做法同过去的生活和感受形成鲜明反差。我想起一位作家对我讲的事。他为了写红军故事,遍访当年的老红军、老战士。有一次,他到了一个老干部家里,老干部给他讲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讲到怎么吃皮带、吃草根树皮,怎么九死一生、身边战友一个个离去,动情之处潸然泪下,他也听得激动不已。就在这时,家里工作人员端了一碗参汤进来说:“首长,该喝参汤了”。老干部的夫人摸了一下碗说:“凉了”。家里工作人员随手就泼在了痰盂里。这位作家看到这个场景,心里感受很强烈。我听了这件事,终生难忘。这说明,很多事得自我警省。刚才,很多同志讲到温水煮青蛙现象,不知不觉就发生变化了。如果不能自我警省,那谁还能总是叫醒你?!
三是既从工作中找差距,又从思想上、党性上找差距,不把问题归咎于客观原因,从中可以看出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气。常委班子对照检查中谈到的理想信念、群众观念、规矩意识、党性修养等4个“淡薄了”,是大家的共识。有的同志说,搞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看“门面”和“窗口”多,看“后院”和“角落”少,抓工作过于关注领导感受,做了一点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付出一点辛苦就想得到回报,这实际上是私心杂念在作怪。
领导干部下去调查研究,是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焦裕禄讲,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就是说要掌握真实情况,形成真知灼见,以利于正确下决心、指导工作。但是,现在调查研究好像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让别人知道我在调查研究,我在忘我工作,我在接触群众。而这个“功能”在一些人那里似乎渐渐变成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功能,调查研究的本来目的倒变成次要的、甚至可有可无的了。这样的话,每次下去能不带记者吗?能不带摄像机吗?如果没有记者、没有摄像机,那么在他们看来,这个活动还去不去就要考虑了,就要琢磨一下还有没有意义?没有留声留影,那不就等于没有去活动吗?显然,这其中有个导向问题。有的人觉得无声无息、埋头苦干,最后得不到认可。要想得到认可就要出头露脸,最后变成出头露脸就是工作、就是政绩,这是私心杂念在作怪。
有的同志还谈到,领导工作中只要一有私心杂念,就会干错事,甚至干坏事,职位越高越需要警惕。这句话一点不假,实事求是的前提是没有私心杂念,这样才能很客观地看问题、才能按照事物本来的规律去做事。如果掺杂着私心杂念,事情做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就会让大家看不懂了。本来是一加一等于二,怎么变成一加一等于三、等于五了,或者等于负三了?让人看不懂的事,做的人不会直截了当告诉你是为了他的某个目的,他会讲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样做结果很可能是不堪设想的,纸包不住火啊!做了错事乃至坏事,最后都要形成后果,到那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做这种事的人是要负责任的,而且职务越高、做的事危害性越大,付出的代价也越大。
有的同志说,对一般性礼物不拒绝,为他人调动、升迁、做工程托人情,反映的是在细节、小事上没有绷紧党性这根弦。这里面有我国风俗习惯中的一些不良现象。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人过节过得很累,过节就是人情节,还人情债的节,不同节有不同人情债。社会交往工具已经很现代化了,但发短信还解决不了问题,代替不了那么一个红包、那么一包礼品。现在办婚礼是一件受罪的事,得花多少钱啊!比着去花钱!一些领导干部乐于成为人家婚礼的座上客,但一点亲戚、工作关系都没有,就是帮人家去“撑台面”。就是有直接工作关系,班子成员也不一定都要去祝贺啊?这里面有没有风气问题呢?不要去凑这个热闹,搞不好就会在杯觥交错之中把风气搞坏了。这是一件低俗的事情,大家都要“反三俗”。
同学、同行、同乡、同事等小圈子聚会也值得警惕,搞不好就会形成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小圈子。到党校学习一段时间,同学之间很自然会形成比较好的关系,但如果刻意说我们是党校第几期、是一个班的,称兄道弟,甚至政治上形成一种互相支持的关系,那就不正常了。有的这种聚会里面有潜规则,大家形成了一种特殊关系,今后在利益交换中是要兑现的。权钱交易有没有?政治上是不是互相提携、互相抱团啊?千万不要搞这些东西,搞这些东西危害很大!我们经常讲,党的干部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党内不允许这种不良风气蔓延,宗派主义必须处理,山头主义必须铲除。
你们谈到的土特产、购物卡等问题,虽然看起来好像事情不大,但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一定要防微杜渐、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不要被别人接种,一旦接上细菌源,接的时候很少,但细菌会在身子里蔓延开来。看起来是一点土特产,但只要收惯了土特产,人家就知道你收土特产,久而久之就可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到省里工作后,有一条就是有事不到家里谈,都到办公室谈。到办公室谈,谁也不准拿着东西来,先过我秘书那一关。中央提出不收土特产,大家要自觉做到,不要觉得面子上抹不开。工资、津补贴、奖金的发放也要规范。原则上,干部不论兼职多少,也只能拿一处的工资、津补贴,为什么要两份呢?用车看来是“三公”消费的大头。一些地方搞了改革,给个人一笔钱包干,结果是钱拿了,车还照用。有的开着车到处跑,有的把车交给家属用,这些都是违规的。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如办公室,适当改善是可以的,但不要超标准,不要近于奢侈,这方面要掌握好。
对红包这个东西,要把它看成像吗啡、可卡因一样的东西,避若蛇蝎。说是风俗习惯,说是人情,你这次收了一千、两千,过两天变成三千、五千,再过几天变成一万、两万,再就变成三万、五万。很多人是期货投资,慢慢给你,最后就吃定你了。自己必须有自觉的防范意识,否则不要说诱惑多,陷阱也很多,搞不好就陷下去了。领导干部就是要高标准、严要求。
有的同志说,怕接触矛盾,多栽花少栽刺。当“圆滑官”,表面看是一个处世哲学问题,根子还是理想信念蒙上了灰尘,思想路线出现了模糊。有的同志说,自己在赞扬和奉承声中逐渐飘飘然起来,甚至越来越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自我膨胀,主要还是没有摆正同群众的位置,个人英雄主义在滋长。可见,大家没有就事论事、停留于表面,而是深挖细剖,触及了思想和灵魂。
四是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从中可以看出诚恳帮助同志、维护班子团结的觉悟。班子成员相互提醒和批评,虽然言辞不多、语气温和,但抓住了关键,很有分量,不是那种官话套话。
总之,大家坦诚相见、深刻反思。上次我来的时候讲过,有人说,现在民主生活会往往是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最后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听下来,你们这次不是这样。
这次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我学会了当地一句谚语,叫“空口袋立不起来”。你们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既有比较深刻的查摆剖析,又有比较明确的整改措施,实打实、不空洞,看得见、摸得着,针对性、操作性强。所以,这个口袋就立起来了。
我们党的集中教育活动都是开门搞,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意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我们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利益的民主。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三堂会诊”,动员群众来监督,这就是中国式民主。从中我们可以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符合国情、真正体现人民民主本质的认识。
更多新闻
2022-09-30 14:51:02
2022-06-24 08:55:49
2022-05-11 12:02:06
2022-04-15 15:34:59
2022-03-22 1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