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2016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17-01-13 00:00
来源: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2016年度报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编制和发布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118号)文件精神,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冀教职成处函[2016]82号文件要求,我校编制了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唐山市曹妃甸高级技工学校始建于1993年,由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政府主办,校址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唐海镇长丰路1号,是全民所有制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现与唐山市曹妃甸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唐山市曹妃甸区分校、唐山广播电视大学曹妃甸区分校实行一体化管理,是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成人大中专学历教育和社会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办学实体。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14年8月获批唐山市曹妃甸高级技工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校园内包括全日制教学区、成人教学区、实训区、行政后勤办公区、特种作业培训区、生活区六个区域。现有数控、车工、焊工、钳工、机修车间各1个,2个维修电工实训室,2个PLC实训室,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室、机床电路排故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各1个,会计实训室、物流实训室各1个,6个计算机实训机房,2个平面实训室,2个网络安全实训室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1个平面设计专业画室、1个多媒体摄影实训室,1个可容纳200席的客服呼叫中心等实训设施和场地。各类资产总值3837.7万元,新增资产值303.4万元。
学校连续多年被唐山市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6年成功获评河北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名牌校。
1.2学生情况。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399人,2016年全日制招生达519人,较上一年度提高2%,其中五年一贯制40人, “3+2”学制11人,学生年入学巩固率达到96.7%。2016年毕业生366人,其中319人直接就业,39人升学(联合办学)。农广校、电大分别招生287人、454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1864人。年社会职业培训1597人,其中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培养240人。社区教育培训330人次。
1.3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1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16人,占专任教师的12.2%;中高级职称87人,占 66.4 %,其中高级职称19人,占14.5 %;专任专业课教师92人,占专任教师70.2 %,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比为96.7 %;兼职教师22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23.9 %。
1.4设施设备。学校教学实习仪器设备总值1399.7万元,生均设备值为1万元。学校建有外网出口100兆的校园网、触摸电视一体机、校园录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系统,按照“教学、实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一体化要求建立了27个校内实训车间(实训室);建有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6个,年内新增1个;学校共有纸质图书4.2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开齐开足德育课,在校生犯罪率为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0.8%。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有序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生中级工考核合格率达 83.2%以上。学生在2016年度唐山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到优异成绩,汽车维修参赛队获全市第1名,会计参赛队获全市第2名,焊工、维修电工参赛队获全市第4名,计算机平面设计参赛队获全市第5名,车工参赛队获全市6名,钳工参赛队获全市第7名。我校高度重视体育卫生工作,按要求开足体育课、建设校医室等,加强学生体质监控,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达100%。
2.2在校体验
2.2.1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文化积淀,分三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完成塑胶操场的改造,营造清新靓丽、文化氛围浓厚的育人环境;通过开设国学讲堂、平安班级、“五零”班级创建、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等,开创了“六措并举”的德育教育模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样课余生活等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99.3%,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9.1%,实习实训满意度达99.5%,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9.6%,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9.8%,生活满意度达99.5%。
2.2.2学校重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职业生涯成长规划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目标,建立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强化就业创业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管理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9.6%。
2.3资助情况。学校高度重视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以及贫困生助学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学生自主管理办法》、《奖学金评定办法》等,构建了助学工作体系。认真贯彻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以实施“免”、“补”工作为重点,形成了以国家资助为主、学校资助为辅、社会捐资为补充的资助网络。助学金的发放,严格按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程序进行。2016年春季学期,学校共计免学费91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14.825万元,学校奖学金3万元。
2.4就业质量。学校坚持以学生就业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历来重视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今年我校共有毕业生366人,其中高级技工班16人,各专业就业率平均达到100%,对口就业率达到86%,学生本地就业底薪达到2200元左右,就业率与以往比较基本持平,底薪有所提高。
2.5 职业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通过理论指导和专题训练,推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将7S管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日常实训教学,在认真执行实训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以“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待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发展的方式,全方位评价学生,注重了学生职业品格和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学校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全面实施月技能考核积分制度,对学生进行多元考核,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先后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对毕业生工作后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回访,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了社会的好评,特别是得到了合作企业的信任,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6%。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经过深度调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年内新增计算机网络应用、电子商务专业。根据国家和省厅有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制定学校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执行中职 “2+1”、五年一贯制、“3+2”学制的规范要求。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每年针对重点专业专门化方向、职业能力和教学内容安排、专业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建设等方面进行滚动式调整。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学校常设专业9个,采取专业系部管理模式,形成了以机械设备维修、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焊接加工、机床切削加工(车工方向)、汽车制造与装配为骨干,以计算机广告制作、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会计、现代物流等为辅助的多元教学格局。1个专业教研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2个专业市级骨干专业。
3.2.2教材选用规范,德育课、文化课均采用上级规定教材,专业课程均选用省级主管部门推荐目录中教材。学校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和校本教材的研发力度,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开发印刷了《汽车英语》、《平面设计》及各工种实训任务书等教材,配合德育教育组织编写了《员工职业素养手册》、《国学知识》等课外活动的校本教材,优化了课程的知识结构。
3.2.3学校提出双轮驱动模式,坚持全日制技工教育和社会培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就业学生、培训学员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实现了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3.2.4学校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通过中国联通的百兆光纤接入互联网,更新了安防监控系统。全校计算机总数达762台,其中学生用机545台,全校所有教室均连入校园网,教室安装了触摸电视一体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100%的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建立了能够满足和适应企业、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2.5学校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以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依托,投资950余万用于社会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主要用于成人全日制技工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及在岗职工培训,预计2017年7月竣工;投入85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建成五层4800平方米电工实训中心及附属设施,预计2018年7月竣工。
3.2.6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更新校园OA办公系统,更新校园门户网站;构建数字图书馆,电子藏书达到15万册(份)。依托正在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平台(职教高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鼓励教师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试题库平台,并将课程教学资源全部纳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方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3 教师培养培训。
3.3.1业务学习常态开展。学校对各教研组有明确的研修要求,各教研组每周结合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业务培训,结合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考纲等进行专题学习研讨。
3.3.2培训形式多种多样。通过组织各级各类培训、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名师工作室辐射、二次培训等形式提升教师素质。
3.3.3企业实践提升能力。依据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有关规定,学校制定了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激励办法,利用假期或是学生顶岗实习期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通过下企业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和产品研发,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3.3.4培训人员重点突出。学校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以及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培训侧重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倾斜,用足名额。2016年学校教师参加国培5人,省培63人,市培21人。
3.4 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规范运行。一是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实行“学校—系部”二级管理,设立教务处和专业系,部门管理职责权限明确;二是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实施计划管理,除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外,教务处在每学期末均组织对专业系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督查,确保了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部门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齐全;三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不同课程的岗位要求,按照规范程序编制了课程标准.
3.4.2学生管理创新开展。一是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健全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激励机制,完善了班主任例会制度。在2015年河北省首届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我校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郑翠香老师荣获一等奖,张丽丽、郑艳霞荣获二等奖。2016年河北省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其中,朱童老师荣获一等奖,张青、韩晨华老师荣获三等奖;二是实施“教、管、感、督-----六措并举”的德育教育新模式,以日常检查督促、家庭方式爱护、军队方法管理、文体生活活跃、国学传统教育、法律制度约束突出“实、情、严、趣、省、警”;三是家校共建,通过校讯通,与家长之间搭起交流学生状态、学校发展与校企合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平台,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军训阅兵新生家长大会、技能展示开放日活动、顶岗实习学生家长交流大会、特殊学生管理家长代表商议活动等;四是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十佳学生”、文明宿舍、平安班级及五零班级创建等评选活动。
3.4.3后勤服务规范有序。一是学校后勤工作及时到位,后勤服务有保障,学校按照规范程序完成各类专项资金、年度预算资金的政府采购工作;及时维修教室、宿舍水电设施、办公桌椅等各类公用设施;根据需要及时采买,保障供应各类办公用品及教学实训物资,为学校各类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二是财务运行有秩序。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法规,规范设立总账、现金出纳会计,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主管会计及监委会成员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所有物资采购及支出一律实行先申报、后实施的运行制度。财务运行做到用款有计划,收支有标准,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在上级财务专项检查中没有违规违法问题;三是公务活动规范化。学校严格执行差旅报销审核、公务消费接待管理规定,差旅及公务接待等持续保持低位运行。
3.4.4强化安全教育。学校坚持“常防不懈”的安全稳定工作原则,先后组织开展了消防逃生自救、防地震等重大灾害逃生演练,参加了区全国文明城建设的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宣传周、违禁物品检查、矛盾隐患排查等主题教育活动。在迎接多部门开展的安全工作检查活动中,我校安全工作获充分肯定。学校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校和综合治理工作意识,先后组织开展了法治教育宣传、国家安全、抵制校园欺凌等专题教育活动,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学校被授予首批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被评为河北省平安校园示范校。
3.4.5教科研成效显著。一是强化教师继续教育素质提升;二是有效开展日常教研活动;三是积极参加各类竞赛争创佳绩。近几年仅优质课、说课比赛就有15人次获国家级奖励、67人次获省级奖励、169人次获市级奖励,其中德育教师郑艳霞在2014、2015、2016连续三年省级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2014年在全国“创新杯”比赛中获一等奖,2016年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德育组第一名;在2016年4月举办的河北省中职学生汽修国赛选拔赛暨教师汽修技能大赛中,我校朱雪芳老师获汽车维修基本技能个人一等奖。四是全面推动课题研究。其中《职业学校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研究》课题先后被河北省人社厅、河北省教育协会评为三等奖和二等奖;《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在精品课评比中被评为唐山市二等奖,2016年论文、教案、课件、微课62人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2013-2015年在省级竞赛中获得2个团体一等奖、12个团体二等奖、19个团体三等奖。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更多新闻
2022-09-30 14:51:02
2022-06-24 08:55:49
2022-05-11 12:02:06
2022-04-15 15:34:59
2022-03-22 1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