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因交流而多彩,教学因互鉴而精湛。为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效能,助推县域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11月19日,曹妃甸区职教中心(高级技校)机电技术系名师安贤、郭振彪赴唐山市港湾信息工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专项送教帮扶活动。本次活动以“示范引领、教研互促”为核心导向,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理念分享、专题研讨交流等多元环节,为两校教师搭建起互学互鉴、共促成长的优质平台,切实推动校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深度交融。
教学风采——深耕课堂显匠心
安贤老师:以练促学,解锁圆弧连接实操要领
机电技术系名师安贤以《机械制图——圆弧连接》为题,呈现了一节聚焦实操、注重实效的示范课。课程紧扣“做中学、学中练”的职教理念,通过机械零件实物案例导入,让学生直观感知圆弧连接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教学中,安老师从基础作图工具的规范使用入手,结合典型零件图纸实例,分步拆解圆弧连接的作图原理、基准定位、半径计算等核心要点。通过“教师示范绘制—学生同步实操—分组纠错互评”的互动模式,让学生在亲手绘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快速掌握不同类型圆弧连接的绘制技巧。安老师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实操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逐一指导,强调图纸绘制的规范性与精准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探究欲望,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与高效的教学方法。
名师郭振彪带来《电工基础——电容》示范课,课程以“生活场景导入+理论深度剖析”为特色,从手机充电、家电滤波等常见场景切入,引发学生对电容功能的探究兴趣。
教学中,郭老师借助电容实物、万用表等教具,直观展示电容的结构组成与充放电特性,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清晰感知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原理。课堂设计层层递进,既注重基本概念、公式的精准讲解,又结合电工岗位实操需求,融入电容选型、安全使用等实用知识,同时通过典型例题解析与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形成“理论认知—实践应用”的完整知识链条,彰显了“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职教理念。
说课展示——精研教学设计 分享教学智慧
示范课结束后,安贤、郭振彪两位老师依次进行说课展示。
安贤老师从教材地位、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阐述,强调《圆弧连接》作为机械制图的核心实操技能点,需突出“做中学”的教学特色,通过实例引领与实操训练,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动手能力,其务实的教学设计思路获得在场教师一致认可;郭振彪老师则围绕电容的教学重难点,详细解读了“场景导入—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分享了如何通过趣味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突破抽象概念教学的经验做法。两位老师的说课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既展现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又传递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例。
研讨交流——碰撞思维火花 共促专业成长
在专题研讨环节,两校教师围绕《机械制图》《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重难点突破、实训资源开发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港湾中专教师高度评价了两位名师的示范课,认为安贤老师“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贴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实操性强、效果显著;郭振彪老师的课程则将抽象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俗易懂。交流中,双方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分享了各自在课程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就“如何强化实操课堂的高效性”“怎样提升理论课程的趣味性”等问题达成诸多共识。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思维的碰撞中凝聚教学智慧,在经验的分享中共同提升,充分体现了“校际携手、教研共进”的活动宗旨。
此次送教活动,深度契合区教育体育局“数智赋能 提质增效”核心主题,既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准共享,更是数智时代教学理念的深度交融。活动以“示范引领、教研互促”为抓手,有效推动两校教师在教学方法、育人思路上的同频共振,为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机电技术系将持续紧扣“数智赋能”发展方向,发挥名师引领效应,深化校际合作交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为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根基、贡献力量。
稿件来源:机电技术系